-
绘本图画是如何讲故事?安东尼·布朗《隧道》的视觉叙事
2022-04-13 04:28:27100 ℃ 2022-04-11 13:46 来源: Alice阅读研修所
原标题:阅读深1℃ | 绘本图画是如何讲故事?安东尼·布朗《隧道》的视觉叙事
要说起世界级的绘本大师,安东尼·布朗绝对是不可忽略的一位。
作为英国国宝级的绘本作家、插画家,在他40多年的绘本创作生涯中,共出版53部作品,被翻译成了26种语言,在全世界不同国家都有很高的阅读量,是当之无愧的“人气王”。他的作品不仅脍炙人口,还拿遍了国际上各大童书奖项,是绘本界少见的高产高质高人气的童书作家。
安东尼·布朗
斩获奖项
国际安徒生奖插画奖
凯特·格林威奖
库特·马斯勒奖
荷兰银铅笔奖
德国青少年文学奖
英国儿童文学桂冠作家
安东尼·布朗的作品以超现实主义风格著称,具有很强烈的个人标签。他的创作从不回避儿童成长中的幽暗,比如:孤单弱小,被嘲笑,被冷落,这些都是他绘本中孩子的常态。
他善于将大量细节隐藏在每幅画里,孩子们看他的书,像是在寻宝游戏;成年人看他的书则在其中思考。
在他众多作品中,绘本《隧道》的评价却是毁誉参半——有人说这是一个既激动人心又高潮迭起的幻想故事;有人说这是一个老掉牙的故事,已经记不得在什么地方听过多少遍了,陈腐得让人生厌,缺乏活力,主题也远不如作者五年前创作的《大猩猩》那样来得让人振聋发聩。
然而对于孩子来说,这样“老套”的故事不仅让他们感动也给了他们探寻的乐趣,今天的阅读深1℃栏目就来聊一聊《隧道》这本绘本。
绘本介绍
《隧道》
安东尼·布朗 文/图
崔维燕 译
蒲蒲兰绘本馆 出品
01
文字的隐喻
《隧道》的故事概括起来就是这样:一个看上去那么胆怯、书呆子气十足的妹妹,当哥哥身陷绝境时,用眼泪、拥抱和爱将被魔法变成石头人像的哥哥勇敢地拯救了出来。是不是感觉有点俗套了?但是这种有着真挚情感的英雄式情节却还是会让每一个走进故事里的孩子热血沸腾的!更何况,安东尼·布朗的文字也并不像有的批评者所奚落的那样一无是处,而是与图画一样充满了隐喻。
举一个例子来说,这本颇有争议的图画书是这样开头的:“从前,这儿住着一个妹妹和一个哥哥……”
这是一个古老传说般的开头,注意,这时的哥哥和妹妹还无名无姓。
原以为这对兄妹会像传统的民间传说里的那些人物一样永远地无名无姓下去,可是错了。
在故事的最后,当起死回生的哥哥与妹妹紧紧地相拥在一起时,一个名字从哥哥的嘴里进射了出来:“露丝!我就知道你会来。”
不只是妹妹有名字,哥哥也有名字,只不过直到最后一刻才出现。你看这本书的最后一句话就是:“露丝朝着哥哥,抿着嘴笑了。杰克看着妹妹,也会心地笑了。”
安东尼·布朗之所以让哥哥到最后一刻才喊出妹妹的名字,到故事的最后一页才说出哥哥的名字,显然是预先设计好了的。
作者不写出兄妹的名字,其实是对故事里那种疏远、不和而又吵吵闹闹的兄妹关系的一个隐喻。而当两个人被赋予了名字的一刹那,丰裕达建材网,这一切都改变了,不只是人物的个性出来了,而且哥哥那一句“露丝,我就知道你会来”听上去就仿佛是“露丝,我爱你”!
看,一个名字,把故事的结尾都给温暖了起来。如果连这样巧妙的设计都忽略,那也难怪有人会觉得这本书很一般了。
02
图画的隐喻
不只是文字,其实这本书的画面中也贯穿了许多的隐喻,可以从多个层面来阅读。
比如说第2页,分成两个画格,分别画着长得并不俏丽、稍显老气的妹妹和交叉着双臂、傲慢的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