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州档案故事NO.15|百年电力逐梦行 照亮温州腾飞路
2022-04-26 22:13:0081 ℃ 电力工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基础能源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温州电力发展的历程,是温州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的缩影。沿着近代温州电力发展的路径,可以揭示温州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的变迁轨迹。今天让我们通过档案了解温州电力的发展历程。
蹒跚起步的温州电力
▲位于小南门双莲桥的普华公司原址
1912年,在戊戌变法维新思想的影响下,以李湄川、何醒南、高俊青等为代表的几位温州商人,立志要科学兴国、创办实业,他们与一众爱国志士一起筹募资金,成立温州普华电灯股份有限公司(后改称普华兴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温州普华电气公司)。次年,该公司筹资8万银元购买一台100千瓦汽轮发电机组,于1914年竣工发电,3月27日晚在温州五马街的宁台旅馆点亮了第一盏灯,揭开了温州电力工业的序幕。
▲温州普华兴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面向社会公开发行的债券
上世纪三十年代,温州普华电气公司开始对工业供电,帮助人们以电力驱动机械代替原始落后的体力劳动。接着,电网又向农村延伸,向农民推广用电排灌,电力逐渐融入了民生之中。然而由于时局不定,物资匮乏,公司发展陷入困境,在温州普华电气公司二十周年时,面向社会公开发行了首批电力债券。
▲温州普华兴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二十周年纪念刊
抗日战争时期,民国政府大量超发纸币,造成国统区出现严重通货膨胀,再加上煤、柴油等物资遭到日军的封锁,普华公司举步维艰。
面对内忧外患,温州普华电气公司的董事及员工们顶住压力,凭着经验、智慧,齐心协力把公司从难以为继的绝境中拯救出来。随着温州和平解放,温州电力走上了新历程。
奋发图强的温州电力
虽然起步艰难,宝丰置业,但温州电力却从未停下发展的脚步。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温州普华电气公司改为公私合营,更名为温州电厂,温州电力正式划归国家管理。
为解决温州用电供需矛盾,1957年经浙江省工业厅批准,开始在温州市区南郊三板桥畔筹建温州电厂东屿发电车间,于1959年4月20日投产发电。1962年9月,改名为温州东屿发电厂。
▲东屿火力发电厂
1960年5月,我国第一座高水头电站百丈漈一级电站的第一台1.25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建成发电,8月,第二台机组建成。电站通过同步建成的温州第一条110千伏温百线向温州市区送电,形成了温州电网的雏形。
▲百丈漈水电厂发电机定子开始进位
1962年6月,温州电业管理局成立,对温州电网实行统一管理。
1972年1月21日,位于瓯海郭溪乡梅屿村的梅屿发电厂一期工程正式并网发电。
1983年,温州市第一项220千伏输变电工程220千伏慈湖变电站及台(州)—临(海)—温(州)输电线路建成,温州电网开始并入华东电网,摆脱了长期自发供给、孤立无援的被动局面,成为温州电力史上重要的转折点。
▲220千伏慈湖变电站
1988年12月27日,温州发电厂正式开工建设,至20世纪90年代初,一期工程 1、2号机组相继投产发电。二期工程3、4号机组于2001年投产。三期工程同步安装烟气脱硫装置的5、6号机组于2005年建成投产。温州发电厂位于乐清市磐石镇,为华东电网最南端的大型发电厂,是“七五”“九五”“十五”计划期间国家重点能源建设工程。一、二、三期工程建成后,全厂装机容量达147万千瓦,温州电网有了超百万级的主力电源支撑。
▲温州发电厂
1996年11月13日,永嘉县王山村通电,标志着浙江省暨华东电网实现行政村村村通电。
▲浙江省暨华东电网行政村村村通电仪式
新世纪 新篇章
温州作为长江三角洲中心区27城之一,是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东南沿海重要的商贸市和区域中心城市,充满活力的市场经济推动着经济社会迅猛发展,带动电网建设突飞猛进。
2000年11月1日,鹿城、瓯海、龙湾区作为浙江省“两改一同价”首批试点县(市、区),在温州市率先实现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同网同价。
-
上一篇:商洛的名人有哪些
下一篇:俄罗斯眼中的中国历史是怎样的?带你来看